刊名: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曾用名: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学会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ISSN:1672-1810
CN:11-4996/S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1.434084
被引频次:35739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A化学文摘(2013);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统计源期刊(2018);期刊分类:农业
1 引言
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虽然风景园林师在中国已经有了一席之地,但还是缺乏拥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原因是一味的去模仿外来的设计手法,而忽略传统的设计理念吗?真相似乎更为复杂,但人们对待传统的态度真的有待改善,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核似乎正因为疏于照料,而渐渐消逝。这样的事实值得思索,希望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能够适应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2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纵观历史,从先秦到唐宋再到明清,园林建造从耗资巨大、绵延百里的猎场形式转变成了休憩、游赏,甚至宴乐之功能的赏玩形式。通过文化的更迭、传承,古典园林在造型上也越来越注重景观的构图、排列、层次以及色彩,清晚期的园林艺术更是达到的巅峰[2]。整段历史沉淀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典园林。
山、水、植物、建筑乃是构成园林的4个基本要素,这4个要素经过人们有意识的构配而组合成为有机的整体,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3]。其中的建筑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例如亭、台、楼、阁、桥、轩等,再搭配植物、假山和石头等组成各种精巧别致的园林景观。以常见的廊、亭、桥为例,其与园中的其他构筑物相结合,构成了别出心裁的艺术形象。其中,廊这一构造物不仅可以起到引导游客的作用,还可以划分空间、构景;亭不仅自身建造样式多变,而且在造景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4]。
3 巴文化电影公园概况
巴文化电影公园占地365亩,总投资1.45亿元,是目前唯一以巴文化为主题的公园。该公园以巴文化为主题,分为湿地水景园、生态景观林区、巴乡风情园、健身休闲活动区、植物景观园等7个景观区域和24个景点。公园里共计种植了银杏、广玉兰、香樟、枫香、桂花、含笑、菩提树、桢楠、水晶葡桃等优质乔木2万余株,玉兰、红梅、紫薇、樱花、红叶李、桃花、海棠、腊梅等各个季节开花的小乔木1万余株,使景区呈现“春花浪漫、夏荫浓郁、秋色金黄、冬景苍翠”的生态园林景观。
4 中国古典园林在巴文化电影公园中的具体表达
巴文化电影公园全园占地面积广阔,但是它分为7个小的景园,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各自的主题,这些界限并不是很明显的“园中园”就是本文讨论的小尺度空间了。要说中国古典园林在小尺度地块运用上的心得是十分拿手的,因为中国古典园林最擅长的便是将庞大的自然体系移缩描摹于方寸之间,比如那些建在古代城市中的假山池泉,小小一方天地却能表达出高山长河的磅礴气势,窄窄一间园子却能在曲折游走间领略大自然的野趣。
4.1 公园里中国古典园林元素的表达
4.1.1 公园中的建筑
通过对公园的调研,笔者发现公园中的建筑物几乎都运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形式,根据基址的不同,有“巴人禧宴”(图1)这种作商业用途,坐落于半山腰上,结合周围的绿植成为一个景观节点的群体建筑,它采用木构架结构方式,运用屋顶、柱廊、台基3个部位组合而成,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色彩运用十分大胆,红色的柱子,还搭配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匾额,屋顶上还有抽象的古代瑞兽,重檐坡屋顶的造型设计,使建筑整体产生雄浑、挺拔、高崇的独特韵律,带有北方园林的风格特征。能够很好地满足吸引游客的功能。
图1 巴人禧宴
建在临水边上的凉亭(图2)也是古建的形式,亭者,停也,亭在古时候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体积小巧,造型别致,可建于园林的任何地方,其主要用途是供人休息、避雨,但在现代景观中,它的观赏价值超过了使用价值。公园中的这处亭子是一个四角重檐攒尖顶的亭子,屋檐上翘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飞檐这种形式是中国建筑上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平台四周用栏杆围合,它整体体态轻盈飘逸,颜色淡雅,和江南的建筑形式相仿,其次它也遵循古代水边建亭的法则,最宜安置于低临水面处,布置方式多边临水,让游客有更棒的亲水体验。从水的对岸看过去,一幅以翠树为背景,水为前景,亭子为构图中心的水墨画就此应运而生了。
图2 凉亭
4.1.2 公园中的理水
公园中的主要水体(图3)像一条线般连接着各个观景点,并不宽阔的水面用乱石为岸,岸边杨柳依依,并配以旱伞草、龟背竹成丛,其间点缀粉色桃花,水中漂浮睡莲,佐以朱鱼翠藻,虽是一洼水池,却模拟了自然中蜿蜒曲折的山间溪流,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文章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网址: http://www.zwyczyxbzz.cn/qikandaodu/2021/0218/524.html